威尼斯欢乐娱人v675陈志光:打造中餐标准化酱料,倡议用产业园模式推动预制菜良性发展
来源:
|
作者:gdmwyuan
|
发布时间: 2022-05-26
|
791 次浏览
|
分享到:
转自2022年5月26日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·新
牧网等报道:
预制菜的“火”越烧越旺,给整条产业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革。如果说食材是一道菜品的“主演”,那调味品既是“配角”更是“灵魂”,其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菜肴本身的质量。
作为预制菜产业链的前端上游,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美味源”)通过向行业输送食用香料及高端调味料,已协助预制菜厂家开发菜品超50款。董事长陈志光坦言,当前中国预制菜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未来10年一定会进入成熟的阶段,能否抓住蓝海市场就看当下。
据了解,美味源成立于2005年,原本从事鸡、猪、牛、海鲜等提取物及高汤的制备及销售。但陈志光发现,在预制菜这条赛道上,许多餐饮企业和预制菜厂家对调味品的运用缺乏专业指导,公司决定入局参与预制菜品的开发。
2015年,公司在广州成立餐饮研发中心,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,配置了包括调香师、调味品工程师、厨师、食品工程师等组成的30多人的研发团队。打造酱菜分离的“ab包”,以及酱菜一体的混合菜包两类产品,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使用场景。
通过帮助企业设计预制菜式,提供调味酱、调味料等产品,公司目前已与超100家预制菜厂家形成深度合作,帮助企业研发预制菜品、制作调味料。2021年实现营收2.1亿,其中以To B端为主,约占整体营收的七成,近几年也在面向C端发力,当前整体可实现大约6亿的产能。
“预制菜火爆的主要原因,在于恰好迎合了当前主力消费人群的客观需求。”陈志光认为,随着80、90后开始组建各自的家庭,在这类人群的消费观念中,时间成本的价值被放大。他们没有时间、精力去学习烹饪,预制菜的存在恰好能在“省时”和“美味”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。
而分析国内预制菜的使用场景,陈志光发现目前主要还是流入饭堂、团餐和电子商务平台,未来应该更多流入农贸市场、大型商超,还有便利店等等途径,最终进入千家万户。
前景广阔的另一面,陈志光也提出担忧,其中两大问题尤为突出。
“当前预制菜市场仍缺乏明确的监管标准,不排除存在不良商家以次充好,赚快钱的行为。” 事实的确如此,食材选择、加工工艺、冷鲜保存……当下预制菜制备的种种环节,仅凭企业自觉规范难免良莠不齐,长期放任无疑会压榨产业的生命力。
同时,预制菜的价格也常常被人“诟病”。许多商超内预制菜品价格,会高于饭店现做或自己下厨价格,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时犹豫不决。
陈志光表示,其实“贵”的不是预制菜的制作成本,而是从生产端到消费端渠道环节带来的附加成本(物流、平台、人工)层层叠加。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,正是如何让预制菜从工厂到餐桌更“快”一些,减少各个环节的附加成本,让消费者更直观的感受到性价比。
中国地大物博,环境气候不同,饮食调味自然也有所差异,这也成为限制预制菜销售半径的枷锁。据陈志光介绍,美味源通过“一酱一菜”的模式,根据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定制料包,遵循标准化的同时寻求“差异化”,将预制菜风味向“大厨现做”的效果靠近,“风味”依旧是区分预制菜品的关键。
同时,为了推动预制菜产业更好的发展。陈志光建议,可以通过打造产业园模式,将一二三产业融合,有种养殖,有深加工,有品牌推广……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力,相辅相成推动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。
“预制菜市场是不可逆的,一定会向前发展。”参考日本、美国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历程,陈志光坦言,是社会的发展造就了预制菜产业的成长,从过去以肯德基、麦当劳为首的“西餐标准化”,到如今的“中餐标准化”,最终目的都是要提供给消费者方便、美味、健康的菜品。
陈志光表示,美味源未来还是会将重点放在预制菜客户身上,做出更多优质的菜品,满足市场的要求。中餐种类繁多,烹饪工艺复杂,拥有广阔的研究空间,如何将中餐文化通过预制菜的形式传承下来,也是企业接下来关注的重点。
预制菜黄焖鸡成品图
【记者】李宗林
【统筹】彭进 吴昊晖 王文强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·新牧网